灵宝市:“雨露计划”提技能 多措并举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维持生计和进一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的基本途径。为了补齐脱贫家庭劳动力技能素质短板,促进劳务输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让脱贫家庭实现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三门峡市灵宝市乡村振兴局通过优化“雨露计划”职业教育申报程序,提高技能培训针对性,精准推送对应就业岗位,帮助脱贫家庭实现就业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三门峡市灵宝市乡村振兴局全面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将就业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持续建立完善就业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特别是在促进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方面狠抓不懈,千方百计促进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率。
一、优化申报程序,加大政策扶持
脱贫攻坚时期,灵宝市乡村振兴局通过对原国务院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导出的春季学期贫困学生信息分析,发现在当地两所职业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了减少脱贫群众的申请难度,乡村振兴局主动与当地两所职业教育学校进行对接,核实在校生的学籍情况,提高学生信息的准确性,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在每年的毕业季,灵宝市乡村振兴局定期与两所职业院校进行对接,掌握学生的就业信息及就业率。自2016年实施雨露计划以来,灵宝市乡村振兴局共投入财政资金980.65万元,累计补助困难学生6765人次。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深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结合技能就业帮扶工作实际开展送技能下乡活动,以需求为导向,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一是推动校企合作,提升就业技能,鼓励“雨露计划”在校生均能持双证毕业,实习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对口专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提早熟悉岗位职责,提升岗位实际操作技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结合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模式,采取在家门口培训的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脱贫群众生产技能水平,促进脱贫群众实现产业增收。三是采取“培训+就业”模式,开展订单式培训,提升脱贫群众就业能力,专业涉及中式烹饪、家政服务、育婴员、养老护理、保健按摩、电子商务等。四是开发地方特色,积极开展专项能力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知识尤其理论知识能力较弱,更适合轻资产就业创业的实际,灵宝市乡村振兴局积极与人社局沟通,将果树修剪、电子商务师、养老护理员等10余个工种设为地方专项职业能力,规定只考实操、不考理论,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与考取证书难的现实矛盾。五是鼓励脱贫户自主参加培训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技能等级证书,对取得证书的脱贫户及时发放短期技能补助。近年来,我市各职业院校先后与安徽芜湖美的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子,充分保障了全校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学生就业岗位上升空间大,工资待遇高。2022年灵宝市“雨露计划”毕业生持双证毕业率达到50%,就业率达到了100%。2016年以来短期技能培训累计补助2491人,投入财政资金461.35万元,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达15000余人次。
三、开展就业援助,精准帮扶送岗位
针对不同群体就业需求,精准开展就业帮扶。一是建立当年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台账。掌握毕业生院校信息、所学专业、培训需求、就业意愿等基本情况,并将台账及时推送给当地人社部门,组织开展订单式培训等就业帮扶措施。二是精准推送就业信息。毕业季之际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招聘、定向招聘、专场招聘等校企对接就业帮扶活动,对有就业需求的脱贫家庭毕业生建立帮扶工作台账,依托政务服务网、金城传媒、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推送对口就业信息,积极促进其尽快就业。对留乡返乡的雨露计划毕业生,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作用,扩大就近就业岗位,确保就业服务不间断,帮助其尽快实现就近就业。三是持续跟踪,做好服务保障,定期了解已就业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情况,落实就业奖补、一次性交通补助等帮扶政策,确保其稳定就业;持续关注暂无就业意愿的雨露计划毕业生,若有培训需求或就业意愿,及时跟进开展一对一帮扶。截至5月12日,全市2023年预计新增脱贫家庭毕业生178人,已签订就业合同46人,准备升学41人,有就业需求16人,无就业需求75人。
下一步,灵宝市乡村振兴局将面向脱贫家庭,用好用足“雨露计划+”就业相关政策。同时,注重从教育资助向就业促进延伸,不断拓展省内、省外就业渠道,统筹用好“发展产业带动、省外协作输出、以工代赈吸纳、能人创业辐射、公益岗位兜底”等方式,引导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一人、巩固成果一家”,坚决防止因就业困难或就业不稳导致规模性返贫问题发生。
编辑:H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