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警惕这类食物中毒,很多人都爱吃
米酵菌酸毒素是怎样产生的?
“米酵菌酸毒素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这种细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尤其喜欢气温 25℃~37℃、偏酸(pH值 5~7)的环境。”伍雅婷介绍,高温潮湿的夏、秋季非常适宜这类细菌繁殖,潮湿不透气的厨房、生产车间则是滋生此类细菌的温床。
导致米酵母酸毒症的食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需要长期的发酵和浸泡。谷物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木耳、银耳等都是我们平时经常接触的食品。包括河粉、肠粉、酸汤、挂浆粑、米糕和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的粮食发酵产品,以及土豆粉、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等薯类产品。在加工时,由于不卫生的环境,原料变质,储存不当,浸泡时间过长,储存环境潮湿等原因,都会导致米酵菌酸毒素中毒发生。
另外,如果浸泡过的银耳和木耳没有及时吃掉,长期处于高温和湿润的条件下,也会引起大量的细菌繁殖,从而引起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有哪些症状?
米酵菌酸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 30 分钟至 12 小时,少数为 1 至 2 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专家提醒,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超过 50%,怀疑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应第一时间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将刚吃进去的食物呕出。
将呕吐后或可疑残留的残羹冷炙用清洁的盒子或胶布袋子盛放,并将其置于装有冰袋的发泡盒内,以备检查。并立即到卫生保健中心咨询,并告知其曾食用过米酵菌酸的高风险食品史。
有条件要尽快给病人洗胃,并做好储存洗胃的准备。对洗胃液、呕吐物、残渣和病人的全血等进行了米酵菌酸毒素中毒定量测定。一旦确诊,可以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药物和药物的治疗。
1.禁止出售、食用变质银耳,且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
2.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3.预防扁豆(豆角)食物中毒要把扁豆煮熟焖透,破坏其毒素,需水焯至扁豆失去原有的绿色、生硬感和豆腥味,炒扁豆时,应勤翻动,使其均匀受热,煸炒后应加适量水焖至熟透后食用。购买时要挑选嫩扁豆,不买、不吃老扁豆。
编辑:H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