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中国大铜器文化之乡
郏县大铜器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极具地域特色,器型大、声音雄浑,表演场面宏大,风格粗犷、乐舞结合、观赏性强,多次应邀参加全国各地大型文化展演,受到社会各界及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2020年12月,郏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大铜器文化之乡”称号。
7月14日下午,郏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邢文辉表示,“中国大铜器文化之乡”的称号,“郏县当之无愧”。今年6月,郏县的铜器舞还在河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上展示。
据郏县龙山街道西大街社区大铜器第六代传承人邱宝军介绍,郏县大铜器起源于商周,东汉时期趋于规范,南北朝时几经兴衰,逐渐形成完善的表演阵容。唐代时期,郏县紧邻东都洛阳,经济富足,交通发达,文化繁荣,大铜器迎来大发展。宋元时期,河洛文化迅速繁荣,郏县歌舞更是风靡城乡,以大铜器为主体的民间文化娱乐形式为妇孺乐见。每逢节日,鼓声阵阵,锣钹声声,祭天祭地,欢庆节日。
明代是锣鼓艺术走向成熟与繁盛的重要时期。郏县大铜器经过与周边地区锣鼓艺术的长期交流融合,在音乐曲牌、表演技艺、表演形式等方面都走向成熟完备,成为锣鼓艺术的龙头艺术种类,在重要节日、宗教民俗活动等场合成为官府、殷实富户助兴祈福、延纳寿吉的必备仪礼。
明末清初,社会上成立诸多大铜器民间社团,如“火神社”“关爷社”“灶爷社”“龙王社”“铜乐社”“财神社”“城隍社”等,此时大铜器表演广泛出现在求神、祭天、祈雨、求子还愿、驱邪消灾仪式和多种庆典上。
清代至民国时期,郏县大铜器已是班社林立、蔚为壮观,清嘉庆年间,又组织傩人表演参与其中,使大铜器表演更具娱乐性。大铜器的各种表演传承已形成科班传习制度,与之相应地出现了专门制作乐器、服饰、旗帜等的专业作坊。
邱宝军说,新中国成立后,郏县大铜器由神社转变为民间文艺表演队伍,除参加民俗表演外,还参与各种重要节庆等场合的表演,大铜器表演者的地位提高。民间艺术表演者探索在传统表演中融入现代生活,开始对大铜器表演场面、阵式、造型、结构等进行创新,编排了许多新的优秀舞蹈形式和音乐曲牌。
1956年出生的薛宗锋是邱宝军的老搭档,1972年拜师于第五代传承人刘铁蛋门下,并得到贾作光、刘建友等名师指点,表演技高一筹,很快成为大铜器行内的领军人物。
薛宗锋和邱宝军在表演中配合十分默契,他们带领西大街铜器表演艺术团走南闯北,在全国各地参加比赛并多次获奖,使郏县铜器表演声名在外,在全国大小赛事上屡屡夺魁,被国外舞蹈专家赞称是“中国农民的迪斯科”。
2008年6月,郏县大铜器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全县有大铜器表演队伍200多支,每年正月十五的全县民间艺术表演基本上成了大铜器的专场展演。”邢文辉颇为自豪地说。
谈起大铜器的传承,邱宝军说,近年来有许多青年女子加入到大铜器表演队伍,为大铜器表演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郏县各个大铜器表演团队除了在春节期间组织少年儿童参加表演外,他和薛宗锋还把郏县大铜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广到了校园,进一步培养新生力量。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每年还定期对各村的文艺骨干进行专业培训,一方面对传统大铜器表演技艺进行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使古老的郏县大铜器文化不断融入时代元素。
郏县有话说
郏县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唐钧基地、中国铸铁锅之都、中国健康小城等美誉,郏县将以壮大发展铸铁锅、钧瓷龙头企业为抓手,全面叫响各类文化品牌,进一步擦亮中国大铜器文化之乡这张名片,使这个千年古县的明天更加璀璨。
编辑:HN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