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豫兴|李白诗中的白玉杯,在洛阳博物馆有“实物”!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李白诗中的白玉杯
在洛阳博物馆中竟然有“实物”
让我们一起“玉”见清凉
曹魏遗珍“白玉杯”
颜值超高 堪称“淡颜天花板”
古人认为玉
“聚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
在先秦、两汉时期
大量玉器被用于礼仪或丧葬
到了汉末三国,由于连年战乱
社会大力倡导简葬
玉器渐渐成了墓中的“稀客”
1956年,洛阳发现了一座
几乎被盗空的曹魏正始八年墓
就在考古人员以为要失望而归时
在墓室的角落中
发现了一件滚满泥土的器物
清洗过后,它惊艳了所有人
这是一只完美无瑕的白玉杯
千年掩埋未损分毫
玉质温润洁白、通体光素无纹
杯身抛光细润、线条浑然天成
颇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韵味
不同于盛唐的“恢宏”
亦不是明清的“繁复”
这只白玉杯所代表的
是独属于魏晋的“极简美学”
堪称杯子界的“淡颜天花板”
高端的原料+高超的琢玉技艺
=“极简风”白玉杯
别看白玉杯外表如此简约
在1700多年前
想要达到这种极致的简约可不简单
白玉杯的原料是一整块和田羊脂玉
羊脂玉是玉中极品
产自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古于阗国
(今新疆和田地区)
在战乱不断的三国时期
千里之外西域的玉料极难获得
白玉杯恰恰印证了
虽然当时中原陷入战乱
但仍与西域各国保持着贸易往来的史实
它是三国时代丝绸之路交往的有力见证
有了上好的原料
还需要配合卓越的雕刻技艺
杯口、杯身和高足
均切割规整,折角分明
体现出魏晋时期追求自然之美的风格
玉雕师中有句行话叫“方易圆难”
玉器中玉杯又是最难雕刻
这件乍一看平平无奇的白玉杯
却实实在在反映了玉雕师的高超技艺
是汉代高超琢玉技艺的遗存
从礼器到实用器
它见证了古代用玉观念的转变
自周代以来
玉器就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也是一种政治符号
战国时期,一块“和氏璧”
就足以换取十五座城池
西汉盛行厚葬之风
大量玉器被制成王室、贵族的陪葬品
“用玉殓尸”的礼俗达到极致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
三国时期受战争影响
社会崇尚简朴之风
“礼仪玉”“丧葬玉”逐渐消亡
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生活的实用器
或是用作装饰的工艺品
据专家考证,白玉杯并非“丧葬玉”
而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心爱酒杯
它是汉末玉器“世俗化”的生动写照
也成了唐代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的先驱
透过这只白玉杯
那些“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忧叹
转瞬间成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释然
这只绝美白玉杯
你记住了吗?
编辑: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