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千年文明光芒 华夏文化熠熠生辉
今天的博物馆探访之旅,我们来到了河南博物院。作为孕育了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原大地,这里的馆藏文物多达17万余件,光是镇馆之宝就有9件。它们有的造型精美,工艺高超;有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还有的以Q萌的外表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妇好鸮尊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形铜酒器,商代晚期文物,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因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得名。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 李琴:这件妇好鸮尊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只昂首挺胸的猫头鹰形象,给我们的感觉非常自信,这只猫头鹰非常有生命力。另外,我们再观察它的整体造型,整个器身布满了纹饰。首先它是以云雷纹作地(纹),胸部看到有蝉纹,在宽宽的喙上也是蝉纹,头部用的是兽面纹,而它的高冠是两只夔龙。我们再看它胸两侧还有盘蛇纹,盘蛇纹后面双翅是聚拢的,是呈羽毛形状,而它的鋬上半部还有一只猫头鹰面部的纹样,这种纹样与整个器物的猫头鹰的形状形成了一种呼应关系。
复杂瑰丽的纹饰与立体造型的巧妙结合,体现出古人极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 李琴:甲骨卜辞中有关妇好的记载不少于180条。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妇好是有多重身份的。首先她是武丁的妻子,另外,她其中的一个儿子还当了商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妇好曾经带兵打仗,征战沙场,为商王朝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盛酒礼器,妇好鸮尊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反映了商文化中极致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其实,早在8000多年前,文明的创新曙光就已展现,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吹管乐器。它以鹤的尺骨制成,中间钻有7个音孔,每个孔径距离都经过精密的计算,可以演奏出接近七声音阶的乐曲。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 李琴:在骨笛发现之前,一般都认为我们的七声音阶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贾湖骨笛能够演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证明了中国在七八千年前、八九千年前,已经能够发明这种七声音阶的乐器。
新石器时期,华夏祖先在湖边吹响了悠扬的乐曲,直至今日,乐声依旧绵延清亮。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华夏古乐演出、考古盲盒、夜游博物馆等一系列主题产品,让游客们可以沉浸式、自发地走进历史、了解历史。
河南博物院社会服务部销售总监 吴俊华:以考古盲盒、仕女乐队为IP矩阵的这些产品系列都非常受大家的欢迎。文创它作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以文创产品为载体,把文物元素融入到大家的生活当中,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更大的价值。
临黄河而知中国,莅中原而揽古今。从古至今,中原大地上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创新创造。这里拥有中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农耕文明、商业文明在这里发端,冶铸陶瓷、建筑纺织等都曾站上世界科技的巅峰。透过这些文明的闪光,古人的创新与智慧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基因里,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编辑:HN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