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洪水过后预防灾后疾病,记住做好这几点!
近段时间,多地连续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灾后易引起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恶化,环境污染和病媒生物孳生等,进而危害我们的健康。那么,洪涝灾害后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洪灾后易发生哪些疾病?
洪水退去后一周左右可能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大家需严防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接触性疾病等四类疾病。
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流行性出血热等;
虫媒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
接触性传染病:如红眼病、皮炎等。
二、怎样预防灾后疾病的发生?
1、注意饮用水卫生
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非常危险。
因此,饮用水源受洪水淹没或污染后应暂时关闭,不得饮用。应做到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或经消毒等处理过的卫生水,盛水容器要经常消毒。
2、注意食品卫生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物易引起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
应做到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病)死后的畜禽及动物产品;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要清洗消毒后使用;不吃剩饭剩菜和生冷食物;不购买和食用无证食品;洪灾和退水期间应避免大型聚餐。
3、注意环境卫生
洪水过后,环境中的垃圾较多,应尽快清理,集中堆放,并加强消毒消杀,避免污染水体。
应消除住所内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消毒;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4、做好消毒工作
受灾群众要做好对居家环境、受淹物体表面、厨具和餐饮具、被洪水浸泡过的衣物和床上用品的消毒。
受洪水污染的地面及家具、物品:清除污垢后可使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喷洒时以喷湿为度。
居家空气消毒:以通风为主,无需采用消毒剂消毒。
受淹的厨具、餐饮具:先用清水冲洗清洁后,煮沸15~30分钟即可,注意煮沸时水要完全淹没厨具和餐饮具。
人畜粪便:对搭建的临时厕所或者人畜粪便应洒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水源消毒:洪水退去后,将水井污物清除干净,清洗井壁,投放消毒药半小时后清除干净,待井水恢复正常后再投药,含氟保持在0.5mg/L。
衣物及床上用品:需清洗干净后在阳光下晒干。
5、做好四害防制工作
洪涝期间,加强四害密度监测观察,发现密度过高应及时开展控制(鼠夹、粘蝇板、粘鼠板等),控制后及时收集鼠类尸体,消毒后无害化处理。
群众外出可穿长袖浅色衣服或涂抹驱蚊剂,晚上休息时挂蚊帐,使用纱门纱窗或使用电蚊香片(液),防止被蚊虫叮咬。
6、注意手部卫生、个人卫生
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自己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传染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
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
7、注意发病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严重传染病的早期信号,洪涝灾害期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医。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洪灾期间,请大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积极自救和帮助他人,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编辑:H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