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究竟有多么诡计多端?为何有才干的司马炎会间接导致灭国?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政治家、谋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死后庙号高祖,谥号宣帝。
老谋深算的西晋王朝奠基人
司马懿出身官宦之家,年少时气节非凡,志向远大,学识渊博。
当时的名士崔琰(yǎn)与司马懿的兄长交好,曾经评价司马懿说:“这个人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他的兄长远不能及。”
司马懿长大后,名声逐渐传播开来。东汉权臣曹操听说他的才干,派人征召。司马懿见朝廷已经被曹操掌控,不愿为官,借口得了风痹病,拒绝了。
曹操不相信他的说辞,派人夜间前往探查。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就像真的得了风痹病一样,曹操只得作罢。
等到曹操成为丞相,再次征召司马懿,还放出狠话说,如果他还是拒绝,就直接抓捕他。司马懿感到害怕,只好出仕为官。
司马懿担任太子曹丕的属官,为其出谋划策,每次都很有成效,深得信任,很快成为心腹之臣。
曹操发现司马懿心怀大志,有狼顾之相,必然不甘心为臣,多次提醒曹丕,曹丕反而处处维护他。司马懿也发现了这点,一面极力掩饰志向,一面勤奋工作,以求打消曹操的疑虑。
曹丕登基,是为魏文帝,更加信任司马懿。文帝几次领兵出征,都让司马懿镇守京城,将他当成萧何。文帝病重,司马懿成为四位托孤大臣之一。
文帝驾崩后,儿子魏明帝继位,东吴皇帝孙权趁机侵犯,司马懿临危受命,迅速击败吴军,解除了危机。
魏明帝对蜀国降将孟达非常宽厚,司马懿提醒皇帝不要轻信他,魏明帝却不听,反而任命他为新城郡(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太守。孟达趁机与蜀国取得联系,图谋造反。
司马懿知悉此事,担心孟达马上发难,一边写信安抚他,一边率军星夜兼程,讨伐孟达。
众将认为新城郡与吴国、蜀国交界,应该持重,司马懿说:“孟达没有信义,要趁他犹豫不决,及时平定,否则后患无穷。”
八天之内兵临城下,孟达震惊于司马懿的速度,完全没有准备。司马懿只用了十六天就攻破城池,斩首孟达,恢复生产,当地人都心悦诚服。
229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第三次北伐,魏明帝将司马懿调往前线督军。司马懿和诸葛亮多次交锋,互有胜负。
五年后,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一百多天,不管蜀军如何挑衅,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送来女人的衣服,以示羞辱,众将气不过,纷纷请战。
司马懿假装恼怒,上表请战,又暗中向魏明帝讲述避战的道理。魏明帝就派遣使者,手持节杖立于军营前,不许众将士出战。
诸葛亮继续派使者请求交战,司马懿不问军事,反问使者:“诸葛公每顿饭能吃多少?如何处理军务?”使者回答每顿吃三四升米,二十军棍以上处罚都亲自审阅。司马懿说:“诸葛亮命不长了。”诸葛亮果然当月就在战场病故,蜀军撤退。
魏明帝在位十三年,英年早逝,临终前将八岁的太子托付给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
不久,曹爽认为自己是宗亲,想要独揽大权。司马懿明白曹爽的心思,主动退让,以求平安。
曹爽好大喜功,想通过讨伐吴、蜀建功,都遭到失败,引起众臣不满。后来他为了方便自己专权,将郭太后迁出皇宫,由曹氏兄弟执掌禁军,到处安插亲信。司马懿见形势危急,干脆装病不出,不问政事。
曹爽对司马懿不放心,认为他装病,派人去探望。司马懿故意将使者认错,让身边的婢女喂粥,装作咽不下去,流到胸口上。
使者见司马懿病成这个样子,向曹爽复命,说他命不久矣。曹爽非常高兴,不再防备司马懿。
曹爽兄弟陪同皇帝离开京城,祭拜魏明帝陵寝。司马懿终于等到机会,马上向郭太后请求废除曹爽兄弟,让自己的各个儿子指挥军队,控制住京城。
曹爽的谋臣劝他趁机起兵,发动天下兵马勤王,曹爽不敢,反而相信司马懿保他终身富贵的承诺,便投降了。司马懿马上以谋反罪抓捕曹爽兄弟及主要党羽,诛灭其三族。至此,司马懿成为魏国实际掌权人。
司马懿大权在握,将反对势力一网打尽,对曹魏宗室开展清洗,司马氏的势力渗透到曹魏政权的各个角落,为将来取而代之打下了基础。
251年,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晋武帝纪
司马炎(236—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的孙子,西晋朝开国皇帝,死后谥号晋武帝。
西晋开国皇帝
司马炎是曹魏权臣、晋王司马昭的大儿子,为人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他的长相异于常人,站着时头发拖到地上,手臂垂下超过膝盖,被认为是贵人之相,未来的王位继承人。
最初,司马炎的同母弟弟司马攸性情温和聪慧,有才智艺能,声望高于司马炎,被过继给伯父司马师为后嗣。司马昭很疼爱他,有意传位,但朝臣都归心于司马炎,司马昭便封司马炎为晋王世子。
经过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三父子的经营,司马家已经牢牢掌控了曹魏的朝政。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承父亲的丞相之位和晋王爵位。
为了巩固地位,司马炎大赦天下,减免徭役,广招贤才,封赏众臣,声望很快传播开来。
魏元帝知道大势已去,主动表示要禅让帝位,朝臣也相继上书。经过几番辞让,司马炎答应接受禅让,于266年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元帝被册封为陈留王,得以善终。
武帝登基,面临的局面比较复杂。在内部,很多人同情曹氏,不满司马氏上台,人心没有完全归附;在外部,吴国占据东南,不肯臣服,边疆的少数民族也蠢蠢欲动。
武帝提出“无为而治”,以安抚人心。他善待元帝,解除对曹魏宗室和汉室的禁锢,为灭蜀功臣邓艾等人平反,有效安抚了人心。他还废除曹魏时期的严刑峻法,营造更加宽容的治理氛围,消除了人们对司马氏的恐惧感。朝野上下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面貌。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西晋国力强大,具备了统一天下的能力,出兵灭吴被提上了日程。一些大臣认为,边境的鲜卑之乱没有结束,吴国坐拥长江天险,北方人不擅长水战,因此还不能灭吴。另一些大臣认为,吴国实力大不如前,吴主孙皓残暴不仁,不得民心,正是灭吴的大好时机。考量再三,晋武帝认为灭吴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支持主战派。
279年,武帝起兵二十万,分六路进攻吴国,直扑吴国都城建业。虽然吴国也做了应对,但因为早已丧失人心,军队战斗力很弱,防线很快被突破。
当晋军出现在都城附近时,孙皓知道走投无路,于是自缚双手,抬着棺木投降。短短四个月时间,灭吴之战结束。武帝优待投降的吴国君臣,保证了吴地的稳定。至此,全国实现了统一,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武帝的声望达到顶峰。
为了加强集权,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实施了一些改革。他废除了汉代以来的三公九卿制,改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掌握最高权力,对皇帝负责,这便是三省制。
为了解决土地集中的问题,他实施“户调式”经济制度,用国家行政之权使农民都可以合法拥有应得的土地,限制豪强占地。
武帝反思了汉末以来军阀割据的弊端,决定剥夺州郡募兵的权力,改为分封宗室。这一措施客观上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实力,但也导致手握重兵的宗室野心滋长,给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魏文帝确立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使得大地主拥有凭借门第出身参与官员选拔的特权。等到晋武帝即位,为了获得大地主的支持,这个制度进一步得到巩固,人才的能力、品行不再作为主要标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等到中央集权衰弱,士族力量进一步崛起,一度超越皇权,形成了影响后世几百年的“门阀制度”。
武帝灭吴之后,改年号为“太康”,因为天下重归统一,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西晋迎来了十年的“太康盛世”。
此后,武帝志得意满,不再励精图治,开始沉迷于享乐,贪图酒色,甚至出现了君臣比富的荒唐局面。上行下效,各级官员开始不理政事,争相斗富,奢侈成风,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290年,武帝病逝,终年五十五岁。太康盛世随着他的去世戛然而止,我国历史就此进入一个漫长的混乱和黑暗期。
武帝即位前期,修明政治、厉行节俭,对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后期腐化堕落,好色贪财,是一位典型的前明后暗的皇帝。
编辑: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