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什么样?

雪忆柔 时间:2024-03-07 16:09 浏览:
       诸葛亮传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鞠躬尽瘁的“卧龙”之才

诸葛亮小时候失去双亲,但勤奋好学,志向远大。年幼的诸葛亮与弟弟一起跟随叔父投奔荆州牧刘表,叔父去世后,诸葛亮在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市境内)隐居。

诸葛亮一边隐居种地,一边求学,经常向当地名士请教,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常常以管仲、乐毅这样的天下奇才自比,期待能够辅佐贤明的君主,但世人对他的才能并不认同,只有他的几个朋友深信这一点。

先主刘备因为衣带诏事件,彻底与曹操分裂,南下投奔刘表,在新野县驻守,一直求贤若渴,期望大有作为。名士徐庶仰慕先主的为人,特意前来投奔,向他推荐自己的好朋友诸葛亮,并建议先主亲自登门拜访。

先主听从徐庶的建议,先后三次前往拜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主迫不及待地询问如何在乱世中振兴汉室,成就大业。

诸葛亮说:“曹操占据北方,麾下雄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能与他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三代,根基稳固,只能作为外援,也不能轻易图谋。荆州、益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两地的主人都昏庸无能,不能守住基业。您是汉室宗亲,声名卓著,爱才如命。如果能占据两州,把守战略要地,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从益州往北能直击长安(今西安市),从荆州往北能直取中原,那么称霸有望,汉室也能复兴了。”先主有如醍醐灌顶,对这个战略赞不绝口,立刻诚挚地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欣然同意。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很快发起了夺取荆州的战争,这时的荆州牧是刘表的儿子刘琮,刘琮自知难以抵挡,很快投降。先主实力有限,做了一些抵抗之后,再次踏上逃亡之路。曹操视先主为一生的劲敌,此次为了杀他,派出轻骑连续追赶一天一夜。紧要关头,诸葛亮当机立断,自告奋勇前往江东向吴主孙权求援。

当时孙权率军驻扎在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诸葛亮见到孙权,没有直接请求支援,而是说:“曹操兵多将广,难以抵挡,孙将军不如早点投降。”孙权反问诸葛亮,既然曹操这么强,刘备为什么不投降?诸葛亮说:“刘皇叔是汉室之后,又是天下闻名的英雄,怎么能投降汉贼呢?”

孙权年轻气盛,不甘心轻易投降,但对曹操的军事实力有所顾忌。诸葛亮分析说:“曹军远道而来,军队疲惫,又加上不习水战,人心不服,早已是强弩之末,刘皇叔虽然战败,但还有水军两万余人。”孙权终于下定决心与先主结为联盟,抵抗曹军,最终刘孙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曹操败退后,先主趁机占领荆州。

随后,诸葛亮辅助先主夺取益州,天下三分的战略得到初步实现。这时,东吴率军偷袭荆州,杀死守将关羽,先主大怒,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反对,执意发动对东吴的战争,结果大败,仓皇逃回白帝城,一病不起。

临死前,先主向诸葛亮托孤,说:“你的才能足以安定国家,成就一番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不能,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泪说:“臣必定竭尽全力辅佐少主,以忠贞的节气报效,直到死为止。”此后,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拥立刘禅称帝,总揽朝政。

当时,蜀国只有一州之地,同时和吴国、魏国有矛盾,内部人心不稳,叛乱时有发生。诸葛亮对外主动调整策略,恢复吴蜀联盟,避免了两面受敌;对内严明法纪,积极恢复生产,致力于缓解内部矛盾。一系列措施实施后,有效稳固了蜀国的统治,经济、军事实力都得到恢复。

经过几年的经营,诸葛亮为了实现复兴汉室的目标,先后五次北伐曹魏,虽然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未能撼动曹魏的根基,以失败告终。

234年,在最后一次北伐过程中,诸葛亮由于多年积劳成疾,在前线病逝,终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虽然壮志未酬,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编辑:HN003

历史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