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宋朝很难造反成功?宋朝的农民起义为什么没有成功过?
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了大一统帝国,但随后他的儿子秦二世的暴政,又让天下四分五裂,使秦朝走向了灭亡,之后的王朝都延续了这个规律,开国皇帝打天下和统一天下,而他打下的天下又会在子孙手中败亡。
王朝败亡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内部败亡和外部败亡。
内部败亡是指朝廷实行的政策不得人心,百姓起义推翻了王朝,如秦朝和隋朝就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的。也有的是皇帝被权臣架空,顺势夺了皇位的,如大宋的赵匡胤、隋朝的隋文帝就是典型的权臣夺权。
外部败亡是指王朝在衰落和内乱之际,被外敌乘虚而入所灭的,如北宋和南明就是灭在了外敌手中。
封建社会,皇帝和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会被百姓实行高压政策,如实行重赋税,劳役百姓等,同时官吏又腐败不堪,搜刮和欺压百姓,这会百姓不堪重负,最后铤而走险,奋起反抗,所以说几乎所有的封建王朝都会出现农民起义的情况,如果是小范围内的农民起义,单个的农民起义,朝廷很快会镇压下去,但如果全国各地都发生农民起义,王朝很可能会在这股浪潮中走向灭亡。
农民起义导致了很多王朝的覆灭,但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很难造反成功,因为它存在了三百多年时间,爆发了数百起农民起义,但却一次也没有成功过,这个王朝就是大宋。大宋的两个王朝都被外敌所灭,北宋被后金所灭,南宋被蒙古所灭,但内部的力量从来没有对大宋朝廷的统治造成过实质威胁。
宋朝之所以难以造反成功,与它自身实行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宋朝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他原本只是周世宗柴荣手下的一员武将,但在柴荣死后,他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禁军,夺了柴荣儿子柴宗训的皇位,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当上皇帝后,他不想陈桥兵变之事再在自己和子孙身上发生,所以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好戏,夺了武将的兵权。同时,赵匡胤不想让以往王朝覆灭的情况再发生在他建立的大宋身上,所以听从北宋名臣赵普的建议,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文化氛围。
首先,宋朝实行的是文臣治军的政策,军队由文官管理,朝廷为了避免文臣在地方做大,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所以采用的是轮换制度,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做一段时间官后,会将他们调往另一个地方为官,这样文官就无法在一个地方深耕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同时,文官打仗能力弱,对朝廷的威胁也比较有限。
其次,宋朝实行的是将兵分离制度,古代的造反大多是掌握军队的将领造反,如隋文帝、李渊等,都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和军阀,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也是武将造反,所以为了避免武将造反之事再次发生,宋朝剥夺了武将的兵权,让文官代替武将掌军,到战争时期才让武将领兵作战,同时还会派文官监督武将。
这样就形成了将兵分离的现象,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武将领导,就是一盘散沙,难以形成大的战斗力,而武将手中没有兵权,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对朝廷造不成任何威胁。将领没有兵权,就无法形成强大的藩镇势力和割据势力,自然不会对中央朝廷构成威胁。
还有,宋朝形成了重文轻武的文化,使得他们的当权者多为文人,文臣中出现了很多奸佞之臣,如蔡京等,他们在搜刮百姓钱财等方面厉害,但不会过于残暴暴虐,随意屠杀百姓,这与董卓这类人神共愤的暴虐的武将有很大不同,所以他们引起的百姓的憎恨较少,自然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造反行为。
宋朝虽然出现了方腊起义、宋江起义等数百起农民起义,但规模都比较小,也没有得到其他地方的响应,自然难以对大宋朝廷造成致命威胁。
宋朝的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百姓生活相对富足,由于生活有保障,所以百姓也不愿铤而走险,起兵造反。但宋朝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祸患,就是导致宋朝的军队力战斗力很弱,经常被周边国家欺负。
编辑: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