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遗「每日一新」: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
地坑院是在具有深厚黄土层的平地上,向下挖掘6米左右,形成矩形深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的一种民居形式,属减法营造的负建筑形态。
陕县地处秦晋豫三角地带,境内三大黄土台阶平原,土质均匀,连续延展,地处高敞,排水便利,是地坑院产生和建造的前提条件。
地坑院形成很早,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地穴式民居被认为是其雏形。南宋绍兴九年(1139),郑刚中所著《西征道里记》:“自荥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陕县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地坑院遗存,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95%民居是地坑院,有万座之多。
陕县地坑院的营造技艺主要包括以下流程:
1.相地、方院:由风水师勘察地形,按照“后靠前蹬”、“上高下低”的要求,确定宅型;依据“庙正院不正”的原则,方位稍偏,长宽尺寸含五(土)。2.下院、打窑:由人工粗挖,精修刷洗后,形成“嵌斗式”天井;窑洞口呈“抄手式”抛物线状,“前高后低”、“前宽后窄”。3.饰边、碾场:用砖、瓦裱、衬砌券口、窑腿、拦马墙等,挑檐建造包括“一拔二牙三跑四抄五扣”;拦马墙外用石磙压实找场坡。4.安装、粉饰:安装要“扑门仰窗”;窑壁和崖面分层用麦秸泥粉刷。5.排水、砌炕:靠近厕所打一直径80厘米,深6米的渗坑排水;窑内炕灶相连,土坯垫层为“灶三炕四”,炕的尺寸含“七”(妻)。
地坑院建造模式范制、技艺要领体现了民俗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环境负荷极小,宜居性较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2011年,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辑: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