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小心中“鼠”,网红“咆哮鼠”其实很危险!
很多家庭选择去大草原旅行
来一场亲近大自然的身心之旅
草原上有很多可爱的动物
比如土拨鼠
土拨鼠形象可爱,憨态可掬
是儿童读物中经常出现的小动物
作为“尖叫表情包”的主角
土拨鼠近年来也成了小小“网红”
图源:网络
和土拨鼠贴贴?不可以!
土拨鼠,学名旱獭,是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动物。中国分布有4种旱獭。灰旱獭(国内仅分布于新疆)、长尾旱獭(分布于新疆西部)、喜马拉雅旱獭(分布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甘肃、新疆等地海拔在3500-5500m之间的高山草甸)、蒙古旱獭(分布于内蒙古和黑龙江)。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开始晒手拿土拨鼠、投喂土拨鼠的照片,这种行为实在太危险了——这些行为不仅对野生动物不友好,还有让人感染上鼠疫的风险!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
历史上,鼠疫是导致高死亡率的大流行病,14世纪时被称为“黑死病”,曾在欧洲造成约5000万人死亡。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啮齿类动物,啮齿动物主要是鼠类和旱獭。
近距离围观和接触野生动物的行为,不仅会让我们暴露在疾病传染的危险中,还可能惊扰动物,让动物产生应激行为,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01
经鼠蚤媒介传播
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一蚤一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
02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患者呼吸、咳嗽时便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这种细菌悬浮物极易感染他人,造成人间肺鼠疫暴发。
03
皮肤接触传播
人类通过猎捕、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时,细菌可以通过手部伤口进入人体,经淋巴管或血液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这种直接接触感染甚至可以通过非常细小的伤口形成感染,如手指的倒刺等。
图源:网络
感染鼠疫会出现什么症状?
鼠疫的潜伏期一般为1-6天,多为2-3天,各型鼠疫患者共同的临床症状为:突然发病、高热(体温突然上升至39-41°C),并呈稽留热、剧烈头疼、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增快。
腺鼠疫:可在腹股沟和腋下、颈部等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
肺鼠疫:出现咳嗽、胸痛、血痰、粉红色泡沫痰。
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人出现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
暑期如去疫源地旅行,该怎么防范?
野营或狩猎时应避免与啮齿动物接触,避免与死亡动物,感染动物的组织接触。
旅行者应使用驱虫产品防止跳蚤咬伤,采取防蚊措施也可以防止跳蚤和其他吸血昆虫叮咬。
要谨记:不要接近、投喂、触摸旱獭,不要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
像上图这样贸然接触野生土拨鼠(旱獭)是十分危险的行为!
如果10天内到过鼠疫疫源地旅行,且出现了寒战高热、淋巴结肿大、呼吸困难、出血倾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诊时请务必把旅行史和旱獭接触史告知医生。
图源:网络
编辑: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