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遗「每日一新」:古琴斫制技艺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 时间:2024-09-05 17:38 浏览:

古琴作为传统弹拨乐器,起源很早,传说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制出琴,《诗经》记载西周已有“琴瑟击鼓”,考古出土有战国古琴实物,其制作和演奏在中国至少已经流传了3000多年。古琴斫制需要精工细琢,听音辨音,工序繁多,主要有:选材,根据部件选用适宜的木料;绘制图纸,根据设计的部件绘制相应的图纸;部件制作,依照图纸制作各个部件;合琴,组合各个部件,使其相容统一;整修,多次分步整理使其结合为一个整体;上灰胎,按照不同需要,采用不同比例的材料,分多遍进行,并不断调整琴体音质;上漆、推光等,分步多遍进行,使其美观、富有鲜明个性;上弦,逐步调高声调,完成制作。

2015年,古琴斫制技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省音乐家协会)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琴斫制技艺与古琴艺术相伴相生,是对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制作一张古琴,需经选材、干燥、木胎粗加工打形,再根据每块料不同情况调整、制作。一般而言,上选取桐木或杉木(阳),下取梓木或楸木(阴)为原料,经过木胎(阴阳面挖斫胶合)、灰胎(以鹿角霜、朱砂粉等入漆分次涂刮于木胎)、漆胎(生漆涂刷木胎)、上徽位、上雁足、栓弦等工艺流程。该技艺属九疑派,从选材到制作皆师法古人,取法唐宋。保留了古法中的口诀和特殊工艺,遵循“弹琴、鉴定、修复、斫琴”的学习次第,只有在首先掌握“弹”和“鉴”的基础上,才能学习“修”和“斫”。

2021年,古琴斫制技艺(郑州市金水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HN003)

非遗 >河南非遗「每日一新」:古琴斫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