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三化三聚焦”续写质量文化建设新篇章
河南城建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修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管理办法》(2.0版),出台《质量文化建设指南》,将学校“建基筑魂,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促使质量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深化质量保障理念,夯实质量保障根基。学校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坚持立足河南,聚焦城乡建设行业,主动对接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和平顶山市战略新兴产业链发展需要,服务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绿色低碳转型等重大战略,着力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构建由指挥决策系统、目标标准系统、过程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和质量反馈与改进系统六个部分组成的闭合循环多元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推进质量文化的形成,着力将质量意识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学校结合教学规律和应用型办学定位,以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评估)标准为基本依据,围绕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化、长效化目标,修订《各环节教学质量标准》《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管理办法》等20余项制度,优化学生评学、学生评教和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指标,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及评价结果运用的合理性。同时,严控教学制度、质量标准执行过程,强化二级学院主体作用,规范教学管理,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
强化质保队伍建设,构建质量保障机制。学校独立设置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负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建立校院两级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以及基层教学组织,健全学校、学院、系三个层面的质量保障机构,构建了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质量监控员、学生信息员三支队伍协同实施的“校—院—系”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施办法》,健全各级人员质量职责,将质量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和责任人,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实现质量责任人人担。
聚焦全程监控,完善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内部评估制度。实施“常态监测+专项评估”双轮驱动,定期开展教学检查、评教评学、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实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建立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出台《课程评估实施办法》《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对学院、教师实行教学工作质量考核,以考核激发教学工作动力。学校自2022年起委托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管理服务中心连续开展三轮次校内专业评估,分析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各专业提交持续改进报告。建好用好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数据平台。学校组织校内15名专家团队,以“学在城建”教学平台为依托,研发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系统,以教学全过程数据为基础,考核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报告,固化教学过程,为持续改进存留痕迹,实现教学质量的闭环控制。
聚焦外部评价,助力培养质量提升。对接外部评估。推动所有工科专业开展专业评估(认证)。6个专业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2个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评估认证的专业数量占招生专业总数的近16%,占可参与评估认证专业总数的32%,超过全国常模数据6.97%。制定《人才达成评价实施办法》。委托第三方开展两轮次的人才培养质量达成情况评价,提供诊断型人才培养评价,强化外部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用于学校招生计划编制、管理制度调整、培养方案修订、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
聚焦质量共同体建设,着力培育质量文化。为不断夯实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基础,学校实施六个方面举措:开展教学单位自评自建和相互教学检查、审核评估工作进展汇报会等活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示范案例选树和校长教学质量奖、教学名师评选等一系列活动,选树质量文化标杆;围绕立德树人,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和开展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举办“树立优良教风、提高教学质量”主题征文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育人水平、质量意识和课程改革创新水平;常态开展“学业朋辈帮扶”活动、“励志青春”巡回报告会、“领雁青春”报告会等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与用人单位合作搭建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河南燃气学院等平台,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面向教师、学生、校友、用人单位等质量共同体开展调研分析等工作,构建内部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评价体系,促进质量核心要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质量文化发展。(河南城建学院 供稿)
编辑:HN007